為發揮現在文化引領作用,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現代科技知識,對沖宗教極端思想滲透,12月8—10日,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黨校住村工作隊邀請新疆天文臺的三位專家開展了13場“普及天文科學”宣講活動。這是疏附縣有史以來第一次如此高水平高層次的天文科學知識的宣講。
自治區黨校住村工作隊借力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自然科學優勢,針對所住村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普及天文科學”宣講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周密安排。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及新疆天文臺的領導非常重視此處宣講活動,專門挑選了三位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我國培養出的第一代維吾爾族天文學博士、曾獲中科院“朱李月華”優秀講師、新疆第三屆青年科技獎的艾力?伊沙木丁,曾獲新疆科普獎的宋華剛博士,以及新疆第一位天文學女博士帕力旦木?阿西木,為疏附縣的中小學生和托克扎克鎮6個村以及站敏鄉的19個村的村民送來了天文科學的文化大餐。
在疏附縣教科局的積極配合、精心組織下,中科院新疆天文臺天文科普教育中心副主任、新疆天文學會秘書長宋華剛博士,為疏附縣托克扎克鎮小學、疏附縣二小、二中的2000多名孩子們帶來了《茫茫宇宙,身在何處?外星人存在嗎?》的3場科普講座。從《2012世界末日》《星際穿越》等孩子們感興趣的電影開始,宋博士運用生動的事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地球、太陽系、星河系、宇宙的關系,探索宇宙形成發展的奧秘等,還組織孩子們進行熱烈討論,發放印有科普知識的小禮品,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天文科普知識,同時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在地球上不是唯一的生命,但是我們是唯一有智慧的生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光學天文與技術應用研究室副主任艾力?伊沙木丁博士也為疏附縣一中高中年級的少數民族學生帶來了《探索美麗星空的奧秘》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高深的天文知識闡述的精彩紛呈,給孩子們展開了不一樣的星空介紹。
一場講座,種下的是一顆天文知識的種子,但是在他們的心中會長成探索未知世界的參天大樹。從孩子們爭先恐后提問的場面就知道他們對天文知識的熱情,同學們紛紛表示,原來天文學知識這么奧妙有趣,希望以后多開展這樣的講座,更希望自己長大以后也能像兩位叔叔一樣去探索宇宙。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光學天文與技術應用研究室副主任艾力?伊沙木丁博士以及新疆第一位天文學女博士帕力旦木?阿西木發揮自身的語言優勢,為托克扎克鎮6個村以及站敏鄉19個村的村民2000余人帶來了《探索美麗星空的奧秘》《人類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宣講。從擠得水泄不通的會議室到每個人臉上專注的表情,從冒著嚴寒,排著隊爭相看星空的村民到站敏1村的宣傳變成了站敏鄉19個村的宣講,我們看到了現代科學知識的吸引力,也看到現代文化的引領作用。
無論對黨校住村工作組來說,還是中科院新疆天文臺的專家來說,首次將天文科學的宣講送到基層,送到村民中都是“去極端化”宣傳教育的一種嘗試?!叭O端化”宣傳教育不僅需要創新方式方法,更需要在內容上勇于探索。新疆天文臺的專家們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將浩瀚宇宙、美麗星空呈現出來,既傳播了現代科學知識,又幫助當地群眾提升了理性認識,自覺抵御各種形式的宗教極端思想。
精彩的科普講座
專家在鎮政府門口廣場以及當地村委會門口架設天文望遠鏡,指導學生和村民觀測太陽和美妙星空
報告會現場
(信息來源:自治區黨校住喀什疏附縣阿亞格曼干村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