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4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成功舉辦第十六屆“公眾科學日”系列活動。本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以線上形式開展,主題為“云游中科院,暢想新生活”。
新疆分院利用“今日頭條”“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網絡直播,集中展示了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創新成果。旨在通過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在全社會營造關注科學事業的良好氛圍,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新疆分院系統研究所、臺建立線上直播間,結合自身特點開展“探尋組培瓶里的野蘋果”“守望南山,與星對話”兩場直播,并邀請小科普志愿者探訪直播間,現場聆聽科研人員的講解。同時還制作了“荒漠植物”“吐魯番沙漠植物園”“齒類赤蘚”三個科普小視頻,在線向公眾展出,吸引了社會各界2萬余人次觀看。
參與活動的小科普志愿者、新疆大學附屬小學的熱亞特·阿曼同學表示:“沒想到小小的玻璃瓶里也能長出蘋果苗,通過學習讓我了解到科技發展對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具有重要的意義。我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線上線下聯動形式的科普活動,今后我想多參與這樣的活動,努力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
在墨玉縣加汗巴格鄉墩阿熱希村,新疆分院“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在村委會擺放了科普展板,工作人員向村民詳細講解了太陽、月亮的構造等科學知識,引導村民暢想美麗富足的新生活。
村民艾力·麥麥提明表示,聽完工作人員的講解后,自己對太陽、月亮的構造有了詳細的了解,非常震撼,也非常有收獲。
新疆分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科普工作,2014年以來共開展科普活動400余次,聽眾達10萬余人次。通過開展“公眾科學日”等科普活動,進一步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為新疆的穩定發展和全民素質提升提供科技支撐。
小科普志愿者認真聽取科研人員講解
駐村工作隊員向村民普及科學知識